書名
有多久沒有說自己的母語了呢?在全球化的浪潮下,本土語在生活中漸漸的好像不再受到重視,但隨著公民意識的提升,也逐漸了解到本土語不僅承載著台灣長久以來的故事和歷史脈絡,更是台灣本土文化的起點,因此也逐漸有了本土語的復興運動,教育部也即將在國中將本土語列為必修。對於許多孩子而言,在缺乏環境的薰陶加上坊間較少有本土語的課外讀物的環境下,比較難有機會去學習。以下推薦三本繪本,作者發現在現況下的痛點,透過母語撰寫繪本,同時主題結合市面上比較少出現,卻也對孩子是個不可或缺的素養:公民意識,將台灣特有動物化為主角,用貼近社會議題的角度,開啟孩子對社會的認識,並讓台語和公民意識走進孩子的心裡。
即將要孵蛋的麻雀媽媽,在一次的巧合發現巢裡面多了一顆意外的蛋,而且還發現和自己的蛋長的有點不太一樣,等到鳥寶寶都長大後,才發現是杜鵑鳥寶寶。不過麻雀三兄弟似乎對杜鵑鳥有些意見,唱起來的歌、叫起來的聲音都不一樣,就這樣麻雀兄弟就和杜鵑鳥起了爭執,究竟麻雀媽媽該怎麼化解他們之間的衝突呢?
無論是在動物界或是人類間,每個人都是最獨一無二的,但也因為這樣,當面對事情有不同觀點時,容易因為不同角度而有爭執。書中以一場意外到來的杜鵑鳥寶寶作為故事背景,從面對與他人的質疑、取笑,以及最後鳥媽媽是如何化解之間的爭吵,反映出社會中當雙方的立場不同,容易產生糾紛的情況。在閱讀時,不妨能夠練習以不同角度的想法,及更有同理心的溝通方式,幫助孩子在面對未來社會,有更廣闊的胸襟去接納及包容更多元的意見。
一隻小黑熊,某天和家人一同散步的時候不小心迷了路,一位爬山的老伯伯好心幫這支小黑熊送去了動物園,即便動物園裡面的動物都非常的歡迎他,甚至小黑熊也遇到了一隻和她同品種的夥伴,不過隨著日子一天一天的過,原本自由奔放的小黑熊也懷念起那座森林,並且想念他的家人們,他該如何是好呢?
台灣黑熊為台灣的保育類動物,也是台灣中最出名的動物之一,無論是大人或小孩都會被它可愛的v領吸引,書中以黑熊迷路作為書的故事開頭,除了提到野生動物保護概念外,也藉由野生動物在動物園裡的不適應,點醒動物園的用途,或許有些太過商業性質的動物園反而對野生動物是種刺激。此外,最後以黑熊找回家的路來點醒或許每個人都正在為自己找一條回家的道路,也許會遇到一些困難,卻是我們心中最深的期盼,透過動物間故事,給了大人與孩子一個深植人心的寓意。
原本一隻可愛的石虎,與他的家人一同住在樹林裡,一天本來想和夥伴一同打獵,沒想到人類為了土地開發,把樹林通通砍掉,一瞬間石虎找不到回家的路、更與他的夥伴失散,究竟石虎要怎麼找到回家的道路,又該如何保護他的家園避免被人類繼續破壞下去呢?
隨然石虎在日常生活中比較少見,但相信大家或許都可以在新聞上看到其蹤影,石虎保育一直是台灣最近討論很高的話題,被列為一級保育動物的石虎,卻因為棲息環境大多是民間私有地,與人有高度重疊,所以更需要特別保育。書中以石虎的棲息地被破壞的故事做為開端,故事中給石虎一個大大的勇氣去做出行動來保護自己棲息地,也提醒做為讀者的我們,可以更勇敢的去面對困境、並要努力的為自己發聲、做出行動,這樣一來才有機會解決問題。此外,作者也透過石虎的角度,點醒了當今環境過度開發的問題,要如何維持生態與人文發展的共融關係,是我們值得好好沉澱思考的問題。
以上三本繪本,不僅帶著孩子去熟悉自身文化的根本:本土語言,也透過生動的故事及精緻的繪畫帶領讀者認識自我追尋、公平正義、擁抱正義、環境永續等相關議題,雖然孩子們可能對與這些議題距離遙遠,卻可以在他們心中種下種子,開啟一扇門讓他們有機會理解社會的更多問題、用更多不同的面相思考、與他人的互動中更多的理解與包容。
值得一提的是繪本也有相對應的動畫及手語演示影片,孩子有更多的選擇的管道,讓每位孩子有同等的機會去享受這三本精彩的繪本!
{{item}}
{{itemTag.title}}
{{productsCount}}結果
{{displaySortType}}
{{item}}
{{item.productWordingTag}}
{{currency}}{{item.finalPrice| numberThousandsCommas | numberDecimalPoint}} 省下 {{currency}}{{item.saveAmount | numberThousandsCommas | numberDecimalPoint}} 省下 {{item.savePercent | numberThousandsCommas | numberDecimalPoint}}%
new device price{{currency}}{{item.regularPrice| numberThousandsCommas | numberDecimalPoint}}
產品比較
最多選擇4個產品,比較數量已達上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