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你們知道要能看見東西,需要什麼嗎?」毛毛蟲老師問畢,現場的孩子們便爭先回答:「要用眼睛!」、「還要有光!」一年級的孩子,一下子就說出我們之所以能欣賞世界萬物之美的兩大因素:「眼睛」與「光」。無論是生活的景象、課堂的學習、戶外的踏青……,我們自然地看見身邊的事物,卻很少去探究這些自然現象背後的原理。
「光、影」,在日常裡無所不在;「眼睛是靈魂之窗」,也是老生常談,但是透過實作與探究,這些自然的驚奇、舒適照明健康的重要性,更深刻地烙印孩子們腦海……
(圖說:科普專家許兆芳(毛毛蟲老師),擅長帶領孩子在科學遊戲中體驗與學習。)
「各位小朋友好~我是毛毛蟲老師」,「哈哈哈~」長年致力於科普推廣,擅長將科學帶入生活的許兆芳老師,一開口自我介紹,便引起現場孩子們的哄堂大笑,「你們知道影子是什麼顏色嗎?」「有沒有彩色的影子呢?」「我知道~我知道~」……
圓弧劇場型設計的明亮空間裡,豐富的藏書活潑地陳列著,臺北市仁愛國小圖書館的氛圍跟孩子們的應答聲一樣朝氣蓬勃。校園裡的圖書館不再是沉悶靜謐, 課堂中的學童也不再是鴉雀無聲,廣泛多元的知識學習管道,讓「教育」早已走在一條嶄新的道路上。
(圖說:『紅』、『藍』、『綠』三種色光混合,會有什麼效果?毛毛蟲老師不僅現場示範,更讓每個孩子親自動手試試看。)
(圖說:親自動手做,讓孩子對知識更有探究的精神,也更有學習的動力。)
現場燈光一暗,毛毛蟲老師請現場小朋友幫忙,以「紅」、「藍」、「綠」三種顏色的手電筒,將手的影子照在背板上,「哇~是彩色!」原來,在三種色光依不同比例混合之下,會形成各種不同顏色的光,所以「紅」、「藍」、「綠」才稱為『光的三原色』。接著毛毛蟲老師,讓每個孩子拿著三色的手電筒,自己試著混合出各種色光,每個孩子充滿實驗精神、興致勃勃地操作著手邊的教具。
「在普通課堂上,比較沒有充裕的時間,讓孩子在每個知識上都有實作的機會,今天的活動對孩子來說,是很棒的體驗……」負責圖書館業務的臺北市仁愛國小設備組組長楊芳潔老師,也感覺到孩子們今天樂在其中的學習興致。
(圖說:老師一邊說,孩子一邊動手做。原來『光』有這麼多秘密。)
「小朋友,你們將『彩色點點密碼卡』放在信封裡,試著用不同顏色的手電筒照,看看點點是不是變色了呢?」『光線』會影響『看見』,毛毛蟲老師以好玩的『色彩密碼』遊戲,讓孩子們去探索這件事。光線照射物體,有些色光會被吸收,有些色光會被反射,當被反射的色光進入我們眼睛,就是我們看見物體的顏色。因此,物體的顏色,是會隨著光源條件而改變的!「你們看這些超市裡的芭樂,看起來是不是特別翠綠呢?」毛毛蟲老師展示一張賣場照片,商場利用不同色光,讓商品看起來更有賣相。
如同一開場孩子們所回答的,要能『看見』東西,是『眼睛』與『光源』的合作。光透過照射、折射進入我們的眼睛,透過實驗,我們瞭解了『光源』會影響物體的顏色表現,而光源的好壞更影響著我們的『視力健康』。
(圖說:當毛毛蟲老師問到『視力保健』的方法時,僅僅一年級的孩子也能回答地很正確。)
「近年學校的所有照明設備已全面更新,除了兼具省電環保之外,且每間教室的燈光都經過儀器測試,擁有足夠的亮度與涵蓋範圍,以確保孩子在上課、寫字、閱讀的過程,照明是足夠的。」根據國民近康署統計,台灣小一生的近視比率為17.9%,小六為62%,未滿18歲更高達85%,屬全球近視盛行率最高地區之一。因此,學校除了在硬體設備上加強之外,更將護眼知識帶入課程裡。
「看書30分鐘要休息10分鐘」、「不可以距離書本太近」、「要多吃蔬菜」……,當毛毛蟲老師問孩子們如何愛護眼睛時,台下孩子紛紛回答,「很開心孩子們把課堂上所教的,都記得一清二楚,」身兼低年級『健康』科任的楊老師說,最近健康課剛好教到『護眼』相關內容。學校護理師- 張妍羚也統計,仁愛國小三年級學生近視率約三成,但每升一個年級就上升10%,因此,將視力保健知識從越小開始落實、及早養成良好習慣,期望能逐漸降低孩童近視率。
最重要的是,跟著學校推廣的同時,家長們其實可以扮演更好的主控者,孩子在家中時,需要多留意個人閱讀小空間的照明補足,尤其是在個人桌面的閱讀時,容易因為坐姿、書桌擺放位置或是面光背光,而有一點差異;所以在學校大環境之外同時注意小空間(桌面)舒適且充足的照明,也是同等重要的。
「孩子在閱讀的世界裡,擁有自己的小宇宙,並且能開拓視野。而閱讀習慣,更能為他們在成長的路上,帶來心靈的支持力量。」楊芳潔老師認為,『閱讀』是孩子成長過程的重要養分,但孩子並非天生就喜歡閱讀,而必須透過大人的『陪伴』與『引導』,讓『閱讀』慢慢內化為習慣。
「除了舉辦主題書展,讓孩子們主動去書中找答案之外;在大下課時,圖書館也有安排志工媽媽講中/英文故事,讓孩子自然而然更親近書本的世界……」,一進到仁愛國小圖書館,就可以看見王建民、南丁格爾、愛因斯坦、陳彥博……等跨時代、跨領域的名人,化成各式各樣的裝置藝術,穿插在書架間,楊老師說這是因應這次與健康國小圖書館合作名人主題書展的佈置。圖書館持續以各式各樣的主題,舉辦書展活動,以遊戲、探索的方式,引發孩子的閱讀興趣,也盡可能讓孩子的閱讀不偏食,看得多、也看得廣。
(圖說:仁愛國小在老師與志工家長合作之下,一起推廣閱讀,舉辦主題書展。)
「孩子有時候回家時,甚至會提醒爸爸、媽媽,手機不要看太久,」楊老師在健康課上與孩子們討論視力保健議題時,看得出孩子將學習到的知識,落實到生活中的積極度。
孩子,就像一張白紙、一塊乾海綿,比大人更能牢記所學並且實踐,因此對於生活中重要的事,更要好好地傳遞。相信透過一場親自實作的『光影實驗』課程,孩子不僅對日常生活無所不在的『光』,有了更深層的認識,也理解『看見』的原理,更知道了『光』對眼睛影響,以及視力保健的重要,希望每位參與的孩子,都可以在舒適照明的前題下,感受這個充滿驚奇的世界。
(圖說:在毛毛蟲老師精有趣的互動與實作課程中,孩子探究的了關於『光』的知識,與視力保健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