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到疫情影響,全球導入教育科技的腳步加快,也讓教學現場出現改變,國內導入教育科技的學校陸續發現,智慧教學對老師在課堂現場的幫助。而早於台灣爆發疫情的海外,更已實現智慧教育,觀察國外情況,疫情後智慧教學將成為教育的新常態。
荷蘭奈梅亨拉德堡德大學行政總監就感歎,因為疫情,線上教學推動了近 10 年,過去始終牛步發展,如今卻因為一場疫情,居然全都順利推動了,感受相當複雜。
據全球線上課程搜尋網站 Class Central 統計,將數位課程開放於網路,便於大量使用者學習的「大規模開放式線上課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簡稱 MOOCs),2020 年使用者突破 1.8 億人,全球共 950 所大學推出 16.3 萬堂 MOOCs,也較 2019 年成長 20.7%。
智慧教室現場 科技輔助教學、管理
國內同樣也因疫情加速智慧教學腳步,在課堂現場的國中小校長發現,學校導入科技融入教學模式後,學生出現轉變,測驗表現整體提升,科技成為老師課堂的得力助手。
原生數位世代的學生已將科技教育融入日常生活,學校教學不僅是使用科技和學生雙向學習,還包括提升學生數位素養能力,「一生一平板」、「一師一認證」推動後,家長、學生明顯感受到,科技有效提升孩子創新學習能力。
學校實際課堂教學時,老師除可透過大屏進行簡報、電子白板協作,學生也可將老師上課教學時提出問題或訓練的答案寫在平板上,透過教室內互動觸控顯示器,和老師、同學分享,如此既可訓練學生表達力,也能提升學生參與感。
國外行之有年的 STEM 教育就是鼓勵學生共同參與、動手執行、問題解決,透過專案取向方式教學,提升學生綜合能力。國內學校陸續建置教育互動處觸控顯示器後,就可運用設備實現 STEM 教學的目標。
智慧教學 更貼近個人化、人性化
學校透過人工智慧、大數據、雲端、物聯網等科技,打造智慧教學,除了老師和學生受惠,學校的行政團隊也能透過導入科技,掌握第一線教學情況,老師分享:「現在只要把教材文本、教學影片放在平台上,老師們都能輕易取得,不用再費心思去設計教材。老師只要去理解、會操作就好了。」
整體來說,第一線教學現場對引進教育科技,老師們普遍抱持正面評價,除了提升學習效率外,也因為智慧教學環境形成,讓師生、生生與親子有更多可以進行人跟人互動、討論學習的模式,甚至能進行團體式 PBL(專案導向學習),讓學習更貼近個人化、人性化的需求,更容易達成老師教學的目標。
疫情後師生互動轉變 學習者為中心
疫情加速全球教育科技的轉變,教育界認為,未來的教學仍將是結合線上線下的 OMO(Online-Merge-Offline)模式,未來教育會以「學習者為中心」的個人化學習。
以美國近年最熱門的密涅瓦大學(Minerva Schools)為例,就是採取 OMO 學習模式,學生除了線上課程,也要透過實地參訪,體驗不同文化,打破場地與傳統教學的框架,提升學習自由度。
美國史丹佛大學就認為,未來學校將成為開放的學習中心,學生可以不斷學習、體驗、修正,再學習。
老師透過善用科技也能減輕教學負擔,提升教學品質和創新,將變成顧問或指導教授,著重在幫學生解惑,達到因材施教的目標。歐美教育界認為,在未來的教育現場,智慧教學將是日常的一部分,結合遠距與實體教學將變成一種新常態。
參考資料來源:
1. https://csr.cw.com.tw/article/42182
2. https://technews.tw/2022/04/15/iwagor/
3. https://www.cw.com.tw/article/5097222
4. https://udn.com/news/story/6885/6406149?from=udn-ch1_breaknews-1-0-news
5. https://crossing.cw.com.tw/article/13502
6. https://www.bnext.com.tw/article/60780/education-university-global-generation-december